当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后,沈阳城盛极一时,成为清初时期政治、文化、经济的核心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带来了沈水流域各民族文化的蓬勃发展,满、鲜、回、汉等民族别具一格的医药文化开始进一步的汇聚和交融。各民族医药文化的水乳交融,再加上长白山原始森林天然药物宝库的慷慨馈赠,战时的满族骨伤科药方,在融合了中原医学的精髓之后,疗效嬗变的更为显著。
至清末民初,此药方已经被满、汉各族的各大名医奉为骨科经典用药,并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使用,至此,一个承前启后济世救人的中医药传奇终于诞生。建国以后,政府有关部门对散落在东北满族民间的骨伤科古方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归纳和整理,首次系统的明确了该药方的配伍和治疗范围,并正式将其命名为红药。
红旗漫卷,日月新天!1957年,新中国成立的第八个年头,在铁人王进喜率领钻井工人在大庆油田艰苦创业的同时,一批为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医药工人,也在辽宁沈阳开创了一片医药产业的新天。1958年,沈阳红药制药有限公司成立,肩负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振兴东北传统中医药的重托,恪守“造就国药精品,福泽人类健康”的企业宗旨,秉承“良心良药”的经营理念,迈开了发掘东北民间中药经方,精研辽沈地道中药的坚实步伐。
苦心钻研十五载,1972年,沈阳红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出我国第一粒红药片,一颗解除百姓疾苦的“闪闪红星”在这片厚重的黑土之上冉冉升起!骨伤瑰宝,沈阳红药!沈阳红药适用于跌打损伤、风湿肿痛,精选六味名贵药材,独具“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生新”五重功效。在此基础之上,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开发和不断创新,又使沈阳红药发展为涵盖口服、外用两大给药方式,包含片剂、胶囊、贴膏、气雾剂等多种剂型的家族系列药,为广大患者治愈跌打损伤、风湿肿痛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且其服用量小,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几十载,品质始终如一,成为东北家喻户晓的骨伤科首选良药和家庭常备用药。
★此文来自华中教育网,请勿转载,违者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