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三尺讲台已有20载,翻看往日的记录,最爱读初登讲台的那一页.满满的记载下了我初次听到学生叫我老师时的兴奋与激动,也就是在那时,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在这里我想和老师们分享我的教育故事,说说师言爱生。 我毕业后很顺利的被分配到了一个农村的一所小学任教。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这所偏僻的学校。但又不能违背家人的意愿,所以就“勉强”来到了这里。
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全班三十几双眼睛一齐盯着我,这让我感到不知所措。我略微调整一下心情对自己说:“不要紧张”。然后,我向同学们做了自我介绍,又让每位学生做自我介绍,这样我对这个班级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这段相互了解的时间过后,我紧张的心情似乎得到了平静。我开始环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我发现每一双眼睛里都流露着一丝兴奋与喜悦--他们似乎很欢迎我的到来。
然而这个班级中有个学生,因为有两个姐姐,而他却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所以父母特别宠爱他,从而使他养成了许多坏毛病。他学习成绩差,经常欺负同学,全班同学都讨厌他,怕他。一次在课堂上,他拽起了前面女同学的头发,那个女同学疼得直叫,于是,我一把将他揪到讲台前,对他进行了一顿狠狠的批评。没想到,他不但不服气,还理直气壮地顶撞我,我忍无可忍打了他一下。谁知他居然还手打了我并冲出了教室。当时我非常生气,感到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没了威信。这件事之后,我对他冷若冰霜。然而他却经常变着花样在我的课堂上捣乱。当时,我对这个孩子既恨之入骨,又无计可施。他毕业后的两年,突然有一天,他在学校门口一直徘徊,我以为他又打算做坏事了。可当我下班时,走到校门口,他主动对我说:“老师,你还记得我吗?”我说:“当然记得,你就是那个提到你每位老师都会头疼的那个XX。”他嘿嘿地笑着说:“老师,以前我太不懂事,给你添了不少麻烦,其实我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也想成为好学生。但你打我的一巴掌,令我讨厌你,恨你。现在我明白了,那时你是为了我好。”通过这件事我醒悟了,我也应该好好反省了。这件事已过去多年了,他的话时刻提醒着我最可恶的孩子也有他最可爱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灵动的个体,有着各自独特的性格。作为一名教师,要尊重和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有一个学生,父母离异,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可能是奶奶年纪大,不能按时给他洗衣服,他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没有母爱,他也不懂得去爱别人,所以经常欺负小同学, 同学们都讨厌他,不喜欢与他交往。有一次,他连续两天没有上学,我打听同学了才知道,原来他又欺负小同学了。后来他再次上学时,我找他谈话,问他为什么总欺负别人。他说:“老师,其实有时候不是我的错,可他们不相信我,总把责任推在我身上,我生气,就打他们。”我问:你知道为什么大家不相信你吗?他摇着头说:“不知道。”我说:“因为你以前总是欺负小同学,总是做一些令大家不开心的事。所以,有时不是你的错,大家会认为是你做的。而你又不去解释,这更让大家误会你。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把我当成妈妈,受委屈时,可以对我说。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改的,同学们也会重新接受你的。”他听后眼里含着泪直点头。
从那以后,我上课时,他不但认真听讲,而且按时完成作业。有时,还会主动让我给他批改作业。当我拿起他的作业时,同学们会喊到:“老师,你别碰他的本,他很脏。”我说:“你们怎么可以这么说呢,XX现在的进步很大,他正慢慢地改变自己,我们要给他一次机会。”虽然我也嫌他的本脏,但我还是会认真地给他批改。偶尔他还会把好吃的东西分给我一些。课后,他会与我一起分享他认为开心的事,渐渐地,同学们也改变了对他的态度,能够和他一起做游戏,聊天。看到他每天开心的样子,我在想;作为一名教师,应用亲切的目光,用慈爱的双手给每一个学生以自尊、自信、关爱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虽然我的工作做得并不优秀,我的事业永远也不能够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我的工作充满着希望,决定着未来,所以我会始终坚持用爱心耕耘终生。
★华中教育网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